2019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经验总结
我报考的系统架构师对应高级资格,也就是高级工程师。职称在工程技术序列里有: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正高级工程师)。靠评审的话,硕士毕业可直接评助理工程师,工作三年可以评工程师(要准备很多材料),我目前还不够评工程师的条件。但是靠考试,通过了就可以直接获得对应资格,所以是一个快速获得职称的方法。
职称呢,一般在国企事业单位比较有用,不过现在很多企业或者说是互联网公司其实可能也不需要这类职业资格证书,所以这个考试因人而异。对有些人用,对有些人来说没有用。我为什么要考,原因很简单,公司是非常鼓励员工来参加的,主要的鼓励方式是给一笔不少的奖金。这也是我参加考试的原动力。考过了就相当于在赚钱,有点像在学校里赚奖学金的感觉。 初级、中级、高级难度是逐级增加的。不过高级的奖金是最多的,所以就直接选了一个高级来考。当然也因为工作满三年就已经可以申请工程师了,再去考一个中级职业资格证其实没有必要。高级里面也分很多科目(见上图),每年考两次,上半年和下半年,上半年大概是5月份考,下半年是11月份。上下两个半年考的科目不太一样。系统架构师只有下半年才有,这次没过,只能等下一年。 考试一共有三个科目,上午考一门,下午考两门,主要是软件相关知识,包括操作性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嵌入式、软件架构、设计模式等等。三个科目满分都是75分,45分合格。第一门是75道选择题,包含各种基础知识,还有5分的专业英语。第二门是问答,一般5道题,每道25分。1题必答,4题选答(选2),一共答3题。每题包含3个左右的小问题,有填空,也有要用几句话回答的。第三门,给几个题目,选一个写论文,2000字以上,要结合实际的项目经验来论述题目内容,备选题目大概四个。三门同时在45分以上,则通过考试。我今年的成绩是第一门46,第二门50,第三门36。主要差在论文上。这和我开始估计的也差不多,因为在准备的时候也是论文花的时间最少。下面讲讲复习(其实是预习)安排。 知识背景:理工科,非计算机,小硕。和此次考试相关的课程,在学校里修过C语言、微机原理、微机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导论,自学过C++、SQL、数据结构。没有大型软件开发经历,更谈不上架构,默写快排都不是顺手就来那种水平。前期的背景知识也就是让我对一些专业名词不陌生,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保证看书能看得懂,大部分知识点基本上是完全从头开始学的。 2019年7月末的时候开始制定复习计划,买了三本书。可以在官网上找指定教材,但不一定在官网买,因为官网价格稍微高一点。三本书一本是官方教程,一本是全程指导,一本是真题。教程知识点涉及很多,如果对应大学里的课程,可能是六七门课讲的内容。所以每个知识点写得都很简单,不深入,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的话,只看这个教程不怎么看得懂,抓不到重点。全程指导是对教材的一个补充,更贴近考试答题所需要的一些内容,讲得更详细。在每章结束的时候会把一些往年的真题和答案解析贴在后面,这样看过知识点之后,还可以做几道题巩固记忆。第三本书是2009年到2016年的真题,带详细的解答。 官方教程和全程指导每本500多页,20章左右,我是穿插着看的,一天看教程、第二天就看全程指导。因为它们讲的东西类似,只是详细程度不太一样,所以相当于看一遍复习一遍,反复记忆。最后的真题用来在看完书以后自己模拟考试,再针对错题重点记忆。 从7月末到11月初,一共大概14个星期,保持工作日至少1h,周末至少4h的看书速度,差不多在十一放假回来后的一个星期把两本书都看完了,用了约11个星期。两本书基本都是20章左右,大概是一个星期看完2章。这个过程中对我来说最难的其实不是记忆知识,而是让自己回归到心无旁骛看书的状态。看书的理由只有一个,不看的理由却很多,关键的是能坚持下去。于是我想到了一个非常神奇的方法,就是不准自己看手机(每天真的有很多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刷手机上,但戒掉又很困难),且只能在看书和散步之间做选择,不想看书就在小区里一圈一圈走路,不想走路就得回去看书。在两个对我来说都容易放弃的事情之间循环往复,就变成了坚持。8月到9月份的时候天气比较热,还是在空调下舒服,慢慢地就习惯看书了。在看的过程中,我也会写一些笔记,记录自己觉得稍微重要一点的东西,或者仅仅是一个章节的题目,这样可以加深印象。因为书没有时间看第二遍,前后两个月的时间,到看完最后一章的时候不能保证还记得第一章讲了啥,写在纸上梳理一个摘要。在第一门考试的时候有5分的英语填空,所以在看书的过程中会把专业术语对应的英文单独整理在一起。 书看完以后就开始刷题,自己做一遍,对答案,针对错题再看解析,查找知识点。在考试之前,把第一门考试2009-2016的真题都做了一遍,题做多了就可以总结很多规律,找出出题多且频繁的知识点,重点记忆。这个过程用了2个星期,时间已经到11月底了,只剩下一个星期。用了5天左右的时间简单刷了第二门考试的题目,没有做完所有真题,因为第二门除了必选题每年都考一样的之外,剩下的选作题没有找出太多的规律,每年都不同。最后剩下2天时间,简单准备了论文的项目背景。 总结一下整个备考计划,通过考试检验发现复习方式和方法没有问题。因为还有很多的考试培训班,视频之类的,我比较喜欢自己看书、自己去理解记忆,但可能有人更喜欢有老师讲解,至少目前来看自学的问题不大,所以还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唯一失策的是在规划之初忘记扣除中秋节和国庆节两个假期,所以少了10天左右的复习时间。本来打算准备4个论文话题的,最后没来得及。那么今年的考试复习策略就是加强基础知识点的记忆,让前两门考试更稳,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准备论文,重点突破。论文既要紧扣题目又要结合项目经验,对我来说其实挺难的,因为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可能不会,同时也没有软件架构的具体经验,所以很难根据过往的真实经历来回答,这种积累也不是看看书就能获得的。我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把往年真题刷一遍,然后自己押几个题目来准备,有点像以前预测高考作文。这次论文的36分是结构完整,但完全跑题,尽力编到了2000字。下次希望能通过认真的准备获得更好的结果。不知道具体是否可行,等我今年考完了再来反馈。